小年是我们中国很久远的一个节日,小年也是民间祭灶的日子,是中国汉族的传统节日,很多人对过小年这个事情有很大的疑问,觉得小年是最不规矩的一个节日。
一般来说小年是可以结婚的,但是要看是不是闰年。
双春:指在年头及年尾有两个“立春”之年。由于春有一年之始及开枝散叶的象征意义,所以被认为特别宜嫁娶。如2014年、2017年、2020年是“双春年”。
闰月:指该年在农历中有闰月,即共有十三个月份。由于“闰”有滋润、丰收之意,所以象征夫妻有爱情滋润,恩爱和睦。如2012闰四月、2014闰九月、2017闰六月、2020闰四月。
双春兼闰月:“双春”和“闰月”都是宜嫁娶的年份,一年中既有“双春”,又有“闰月”,自然喜上加喜了!
在传统民俗上,一般选择在小年之后结婚。因为过了农历二十三,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,百无禁忌。娶媳妇、聘闺女不用择日子,称为赶乱婚。直至年底,举行结婚典礼的特别多。民谣有“岁晏乡村嫁娶忙,宜春帖子逗春光。灯前姊妹私相语,守岁今年是洞房”的说法。
小年这一天是忙年的开始,通过祭祀和大扫除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,辞旧迎新。小年可以为大年夜做一个良好的铺垫,让人们准备进入春节。人们为了敬重灶王爷,就有了腊月二十三、二十四的祭灶节,祈求来年好运连连。
这个大扫除也是有故事的。传说,古人认为人身上都有三尸神,与人形影不离。他爱搬弄是非,常在玉皇大帝前说民间的不是,有一年的除夕前,还在家家户户的屋檐墙角做上蜘蛛记号,企图让玉帝杀了大家。灶王爷知道后,很急,就说腊月二十三日到除夕接灶前,每户人家必须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,哪户不清洁,灶王爷就拒不进门。大家遵照嘱咐,清扫尘土,掸去蛛网,搞得清清爽爽。除夕夜,天上的神仙奉旨下界查看,发现人间美好无比,根本不像三尸神说的那样。从此就有了“腊月二十四,掸尘扫房子”的风俗。据《吕氏春秋》记载,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这一风俗了。民间还有这样的说法:尘与陈谐音,扫尘是辞旧迎新的意思。
到了腊月,家家户户都准备过年了。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,拔除不祥。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,做到窗明几净。在北京,通常把腊月二十四日定为"扫房日"。扫尘主要是将家里进行彻底清洁,主妇通常先将房里的床铺家具遮罩起来,用头巾将头包好,然后用扫帚将墙壁上下扫干净。扫屋之后,擦洗桌椅,冲洗地面。扫房之后,各店铺、居民家焕然一新。新贴的春联,鲜艳夺目,显示着红红火火的鸿福盛景。活灵活现的门神,抬头见喜的横幅,精美的窗花,五彩的年画,花团锦簇的灯笼,和神龛上丰饶的祭品,无不显示着喜气洋洋、欣欣向荣的节日景象。据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,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,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。一天,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,羞愧难当,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。玉帝知道后,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,还没坏到底,既然死在了锅底,就把他封为灶王,每年腊月二十三、二十四上天汇报,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。老百姓觉得灶王一定要敬重,因为他要上天汇报。
小年灶祭也叫扫尘日,是年终大扫除,在小年扫尘是家家户户都会做的彻底清扫,目的就是除旧迎新。扫尘就是把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光,指旧岁中遇到的不快一扫而光。腊月二十七洗福禄也是传统民俗,除去一年的晦气,迎接来年的新春。
夏天铺凉席的话,睡觉会觉得更凉快一些。有时候拿出来放了很久的凉席的时候,会有一点点的霉点,这样最好还是擦洗了之后再用,毕竟霉点上面有我们看不到的霉菌,对身体会有影响。下面
马上要2023年了,听说在这一年被称之为寡妇年这是不是真的?对于我们来说寡妇年的意义是比较模糊的,那么这个寡妇年究竟是代表什么意思的呢?2023年是寡妇年吗2023年兔年不是寡妇年,而是双春年。我国民间把一年有两个立春的年份叫做双春年,只有
清明节吃的草叫菜薹,也有地方称为青团菜。清明节吃寒食最早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楚国大夫介子推,后来逐渐演变为追忆逝者和痛惜生离死别的风俗习惯。清明节吃的这个草叫什么清明草也叫做鼠曲草,寒食菜,清明菜,软雀儿草等等,在我国的很多地方都能见到,是
中秋节我们都知道是要吃螃蟹、月饼等等食物的了,除了这些听说在中秋节的时候还要和桂花酒这里面的寓意是什么?中秋节的时候要喝雄黄酒吗?中秋节喝桂花酒的寓意中秋节喝桂花酒有家庭甜蜜,富贵吉祥的寓意。桂花是富贵吉祥、子孙昌盛的象征。自然也倍受人们喜